查看原文
其他

杨德军等 ‖ 从61326份调查问卷看学校课后服务课程实施现状

杨德军等 中小学管理杂志社 2024-02-05

导读

基于对“双减”背景下B市285所学校61326名学校管理者及师生的问卷调查,分析当前学校课后服务课程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,进而提出高质量实施课后服务课程的优化发展建议。

全文共6292字,阅读大约需要14分钟
 本刊从不收取任何审稿费、编辑费、版面费
《中小学管理》唯一投稿邮箱: 
zxxgl@zxxgl.com


“双减”背景下,开展课后服务是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、促使学生更好地回归校园以及回应社会关切与期盼的重要方式。当前,中小学校普遍采用课程化策略来丰富课后服务供给,以增强其吸引力,满足学生发展需求。为了解学校提供课后服务的具体情况,本文在对B市285所学校的285名学校管理者、9170名教师和5187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,分析当前学校课后服务课程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,并提出优化发展建议。

 



学校课后服务课程实施的主要特点



此次调查按区域分布、学校类型、学段、学校规模进行典型抽样,调查时间为2021年11月(即“双减”政策实施半学期后)。其中区域分布包括城区、近郊区、远郊区;学校类型包括小学、初中、一贯制学校;学段包括小学低、中、高段和初中;学校规模根据班额和班级数,每个年级有4个班及以下为小规模学校,有5~8个班为中等规模学校,有9个班及以上为大规模学校。通过对调研结果的统计分析,发现当前学校课后服务课程在实施中呈现以下特点。


1. 认识与态度:课程育人价值获得认同,师生参与率较高


在关于课后服务课程与学校课内课程关系的调研中,50%以上的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认为二者都是“学校五育并举的组成部分”,45%以上的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认为“课后服务是课内课程的重要延伸和补充”。关于课后服务课程的样态特征,40%左右的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认为它重在“通过校本课程、社团活动等促进学生个性发展”,30%左右的学校管理者认为“课后服务课程也是体现和积淀学校育人特色的重要渠道”。


通过调研发现,100%的样本学校提供了包含体育锻炼、作业辅导、学科答疑和素质提升等内容的课后服务课程,并根据家长需求提供延时托管服务。在问及是否赞同学校提供课后服务课程并愿意承担相关工作时,45%的教师表示“赞同和愿意”,30%左右的选择“一般”,但教师实际参与率为95%。同时,80%的学生愿意参加课后服务课程,实际参与率为86%,85%的家长支持学生参加校内课后服务课程。从差异情况看,初中师生参与率高于小学,小规模学校师生参与率高于大规模学校,城区师生参与率高于远郊区和近郊区。


2. 内容与方式:五育并举回应需求,学校为主校外补充


学校课后服务课程在内容上首先要突出五育并举,满足学生发展需求,同时兼顾学校育人特色和课内课后整体设计。调研发现,样本学校提供的课后服务内容主要集中在体育锻炼(84%)、作业辅导(70%)、社团活动(69%)、学科答疑(60%)等方面。从学校类型上看,小学体育锻炼、德育活动、劳动实践和素质提升课程比例高于初中阶段,初中则在作业辅导、学科答疑、培优补差、学生自主安排类别上更为突出;从区域上看,远郊区学校在作业辅导、学科答疑上较城区和近郊区突出,而城区学校在劳动实践、素质提升课程以及学校特色活动方面比例高于远郊区和近郊区(详见表1)。

从课后服务课程的供给方式来看,近半数学校90%以上的课程由本校教师提供,家长、社区、博物馆等公益和志愿类社会力量,以及学校购买社会服务、学校与校外机构合作等是重要补充。从课后服务课程提供数量来看,46%的学校提供了10门以下课程,27%的学校提供了11~20门课程,这些课程主要来源于学校课程“存量”,即将部分校本课程、社团活动后移到课后服务时段。从新增课后服务课程数量看,75%的学校开发(或引进、购买)新的课程少于10门,且不同学段、规模和区域间不存在显著差异。


3. 安排与实施:因校制宜灵活安排,基本满足学生需求


对于课后服务课程的时间安排,学校较为赞同分学段或年级有不同的安排方式(48%),在内容上倾向于先安排体育锻炼再开展其他拓展学习(25%)。从学校类型看,小学按学段或年级安排更为突出,初中不分段按内容安排更为明显,一贯制学校倾向于先体育锻炼后拓展和补充学习;从规模看,小规模学校倾向于不分段同时安排各项内容,大规模学校倾向于分年级安排;从学生角度看,80%的学校课后服务课程形成了个性化课表。


从具体内容来看,关于作业辅导,60%以上的学校明确规定了“各学科每次课作业完成时间”,74%的教师布置作业“经教研组集体研究设计”,半数左右学校建立了“作业公示制度”“作业教研机制”“作业动态监测机制”等管理制度。作业辅导形式以分层辅导(53%)和行政班辅导(49%)、学生自主完成或自习(43%)为主,一贯制学校、城区学校安排骨干教师在固定时间到各班辅导比例较高(分别为55%、43%);除作业辅导外,部分学校还安排学科答疑,以分层组班和行政班为主开展。关于体育锻炼,学校关注“体育核心素养”(70%)、“体质健康测试”(59%)、“学校体育特色项目”(58%)和“学生团队体育项目”(48%),主要以项目比赛、班级体育活动、学生自主活动等形式开展。关于素质拓展活动,目前已开展的主要有四类:一是体育、艺术类,二是科学类,三是德育、实践、学科、劳动类,四是学校特色活动和技术、人文、跨学科主题类,主要以校本课程和社团活动形式开展。


4. 管理与保障:初步建立管理制度,经费基本有保障


调查显示,近70%的学校建立了课后服务专班,半数左右的学校完善了相关制度,包括规范流程(53%),建立督导评价机制(47%)、条件保障机制(46%)、安全应急预案(45%)和教师弹性上下班制度(44%)。在教师弹性上下班制度实施上,城区较为普遍(城区、近郊区、远郊区实施比例分别为61%、40%、30%)。从对学校课后服务课程的评价来看,主要采取“过程记录和过程性评价”(61%)、“学校领导小组及时督导、定时反馈”(52%)、“学生、教师、家长评价”(49%)、“期末安排项目或活动展示”(37%)、“依托课后服务平台动态管理”(28%)、“设置优秀项目及优秀教师等激励机制”(29%)等方式进行。


关于课后服务的人员经费(含教师补贴、绩效等)和非人员经费方面,40%的学校认为“完全有保障”,35%左右的学校认为“基本有保障”,20%左右的学校认为“有一定保障”,近4%的学校认为“完全没有保障”。在资源利用和补充方面,学校购买服务(46%)和利用线上免费资源(43%)相对突出。学校所在地区教育主管部门除主要提供政策支持、统筹优质师资外,在提供课后服务信息管理平台、建立校外课程服务购买目录和机制、加大课程资源共建共享、加大教科研支持力度、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等方面的支持均低于40%。


5. 效果与评价:总体运行平稳有序,吸引力有待增强


对于学校课后服务课程的运行情况,包括整体安排、运行秩序、教师投入、条件保障、满足学生需求、对学生的吸引力等方面,学校管理者总体评分高于教师(各项均值学校管理者介于4.25~4.45分,教师介于3.60~3.90分),其中“运行平稳有序”得分较高,“内容满足学生需求”“对学生的吸引力”得分较低。学生层面,87%以上的学生认为学校课后服务课程安排比较合理;近80%的学生认为收获较大,其中远郊区学生比例高于近郊区、近郊区高于城区,学生随着年级升高“收获非常大”的比例逐步提升。


对于当前学校课后服务课程存在的突出问题,学校管理者认为首要是“教师负担重”(40%)和“专业师资缺乏”(36%),其次是“安排有待优化”(19%)、“课程数量不足”(18%)、“各类课程不均衡”(15%)、“内容单一”(14%)以及“设施设备、场地等难以支持”(17%)。教师层面,首要同样是“教师负担重”(74%)和“专业师资缺乏”(35%),其次是“安排有待优化”(19%)和“学生管理问题”(19%)。学生层面,问题主要集中在“体育活动时间太短”(31%)、“能选的课程太少”(27%)、“难以选到喜欢的课程”(20%),还有部分学生认为“在校时间太长”(20%)、“班级管理(如纪律等)需要加强”(20%)、“要有自主安排时间”(17%)等。

 



学校课后服务课程实施的问题分析


1. 课内与课后服务课程的关系有待厘清


课内课程和课后服务课程是学校连续性的育人载体,其中后者应是前者的延伸、拓展和补充,要在共同基础上更多体现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关注。但从调研结果来看,为保障课后服务课程的供给,目前大部分学校主要依赖课程“存量”,即将原有课内课程中的部分校本课程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、社团活动等后移到课后服务时段。这样做可能带来两个突出问题:一是相对学生多样化、个性化的需求而言,课后服务课程供给总量不足、针对性不强、吸引力不够;二是部分课内课程后移,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中三级课程的完整性及“开齐、开足、开好”的要求可能受到影响。为此,学校需进一步厘清课内课程与课后服务课程的关系,以学生发展为本进行统整和协同。


2. 课后服务课程的内容和结构有待优化


当前学校课后服务课程吸引力普遍不强,从供给侧角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五方面。一是课程数量不足,学校已有课程和新增课程总量与学生需求、家长期待有差距;二是课程内容相对单一,主要集中在艺体、科普、劳动等领域;三是课程类型未能充分彰显课后服务功能,综合实践活动课程、跨学科课程、项目课程等课程类型,以及团队合作学习、自主学习等学习方式有待凸显;四是未形成横向连接、纵向衔接和要素紧密关联的课程结构,课程及活动设计较为零散;五是供给渠道拓展有限,有待建立与丰富课程相匹配的稳定的供给机制。


3. 课后服务课程安排和实施需进一步体现差异


“5+2”全覆盖是对学校开展课后服务的统一要求,但在具体安排和实施中易受到学段、区域、季节等诸多因素影响。如不同学段周课时不同,课后服务课程开始和结束时间会有差异;城市和农村学校因午休和下午放学时间不同,课后服务时间长短也有不同;夏冬季节学校执行不同作息时间,导致上学及离校时间不一致。此外,由于学生及家长对课后服务需求的差异性客观存在,也需要课后服务各部分内容所占比例和时间安排更具灵活性,同时更多发挥和体现学生的自主性。


4. 校内教师减负和校外专业师资补充问题亟须破解


目前,学校课后服务课程主要由校内教师承担,不同学科教师承担的服务内容、时长不同。一方面,教师兼顾课内课后,承担工作任务性质不同,且内容和数量增加,导致集体备课、专题教研、学情及作业研究等工作受到影响,教师总体感觉工作时间长、压力大,对于承担课后服务课程呈现出“越干越不想干”的现象。另一方面,课后服务课程实施亟须提升教师在综合课程及活动实施、学生兴趣特长发展指导等方面的专业能力,并针对特定课程引入校外高水平专业师资作为补充,以满足课后服务课程实施的师资要求。


5. 课后服务课程供给和实施的区域及学校间差异有待平衡


从调研结果来看,当前不同区域和学校在课后服务课程供给和实施上存在显著差异。在供给率和参与率上,城区学校高于近郊区和远郊区;在参与积极性方面,远郊区教师和家长相对较高;在优质师资参与方面,城区高于远郊区,远郊区高于近郊区。从学校类型看,一贯制学校在课后服务课程的供给数量、供给方式、师生参与率、优质师资参与率、提质增效制度建设、课内课后整体设计等方面的表现均较为突出。对此,需进一步推进综合改革,提升基础教育优质均衡水平,促进教育公平。

 




学校课后服务课程优化发展的建议



1. 推动课内课后课程的整体衔接


针对课内课后课程的整体规划和关系协调,一方面,市、区级教育主管部门需要对课后服务课程的性质、功能、任务及其与课内课程的关系进行说明,对课程总体安排提出参考意见和具体指导,并赋予学校充分的课程建设自主权。另一方面,学校需要从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出发,构建面向全体、夯实基础、突出选择、特色育人的进阶课程体系,在“开齐、开足、开好”课内课程的基础上,从数量、质量和结构等方面丰富课后服务课程供给。同时,区域及学校需要协同对教育教学进行精细化管理,借助信息技术和互联网+教育提升教、学、考、评、管的智慧化水平,实现学生在校时间、空间、课程内容、学习与活动方式等方面的整体优化,助力学生体验丰富而完整的学校生活。


2. 统筹校内校外资源的丰富供给


学校课后服务课程若要增加数量、提升质量、优化结构,需不断拓展供给渠道,统筹利用校内外资源。一方面,学校可根据学生需求、学校规模、课后服务课程时长、校内外可利用资源等因素,综合评估课后服务课程供给能力,制定短中长期发展规划,实现分阶段高质量供给;同时通过内部挖潜、外部引入等方式,不断提升课程开发、供给和保障能力,逐步实现校内自主特色供给。另一方面,区域需要通过资源统筹,加大对学校的专业支持和人财物等保障力度;通过补充招投标、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,遴选、聘请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,以及少年宫、青少年活动中心、退休教师及志愿者等参与课后服务课程,完善校外优质资源进校参与课后服务课程实施的制度和机制。在此过程中,尤其要争取家长和社会的理解、支持和配合,共同营造教育发展的良好生态。


3. 加强区域特色课程的共建共享


课后服务是彰显区域及学校综合育人水平和育人特色的重要内容。在培育特色课后服务课程方面,区域应有更大作为。一是统筹区域特色供给。区域层面可结合学生及家长需求,基于区域特色优势资源整体规划、突出重点,开发覆盖区域所有学校、贯通不同年级或学段的特色课程,包括主题课程、综合课程、活动课程等,突破学校在跨学科课程、综合课程建设等方面的难题,减少不同学校的重复开发,整体提升区域课程建设水平。二是整合资源形成集聚效应。区域可针对线上免费资源、区域优质资源和校际特色课程等,通过出台政策、建立机制,加大共建共享力度,促进课后服务课程和教育发展的优质均衡。


4. 减轻校内教师的工作负担


针对校内教师工作时间长、内容多、责任大、专业研究保障不足等现状,以及由此引发的教师情绪焦虑、工作倦怠、动力不足等问题,切实减轻教师负担势在必行。一是明确校内教师在课后服务中的角色定位与专业优势,保障其专业工作及研究时间,突出教师在课内课程提质增效上下功夫。二是提升学校管理的精准性,可研制教师课后服务工作安排、工作量认定、绩效考核等细则,规范工作任务、时长及要求;同时增强课后服务课程内容和时间安排的科学性,注重教师承担课内课后课程工作的关联配合,减少低效重复性工作。三是通过规范渠道加强与高校、科研院所、校外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等合作开发课程及开展教师培训等,提升教师课后服务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。


5. 强化课程质量保障机制建设


“双减”背景下,学校课后服务课程涉及多个利益群体和育人环节,亟须建立多部门协同、贯穿全过程的质量保障机制。一是规范准入审核。区域教育主管部门应对课后服务课程提出基本准入要求,学校可成立课程审议或审核委员会,并依据区域统一规定和学校课程建设要求,对课后服务课程的门类、内容、师资、教与学材料及相关课程资源等进行审核,通过审核的课程再提供给学生选择,然后正式实施。二是加强实施监测。区域需加大对学校课内课程开齐、开足、开好的督导,确保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落实;同时对课后服务课程的供给实施、安全保障等进行动态监测和指导,整体提升区域课程实施水平。三是开展效果评价。可建立学生、教师、家长、学校、政府部门等多方参与的评价机制,从师生参与率、学生需求满足度、课程供给的丰富性和选择性、师资的专业性和条件保障、管理的规范性和实施的有序性等方面,进行周期性评价和反馈,以促进课后服务课程的持续改进、健康发展。


(本文作者:杨德军、黄晓玲、朱传世、范佳午、余发碧;作者单位: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中心




7期文章回顾
 


李政涛丨找到让“中层”强健有力的密码

叶丽敏 | 锤炼高效能中层: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

刘   姣 | 从“中间”到“中坚”:学校中层干部的现实困境与破解对策

成   刚 | 构建领导力素质模型:打造高质量中层团队

杨志刚 | 江苏张家港:以专业化管理团队建设助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

王   羽 | 巧解“三力”不足困境:为中层干部成长赋能

刘   玲 | 制订工作计划:学校中层管理者的必修课

夏青峰 | 校长思维方式谈(一) • 系统的观念

褚宏启 | 核心素养十年路:持续引领基础教育质量提升



文章来源:

《中小学管理》2022年第7期 · 探索

文章编辑:王淑清

微信编辑:刘   姣

微信设计:新媒体运营部





 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
杨德军等 ‖ 从61326份调查问卷看学校课后服务课程实施现状

杨德军等 中小学管理杂志社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